2018年世界杯,攻势足球并非主旋律,防守反击、功利足球大行其道。巨星云集的法国队,尽管拥有姆巴佩、格里兹曼、登贝莱、博格巴等一批才华出众的攻击手,可德尚依旧摆出弱者姿态,尤其是在领先之后,收起进攻之矛,摆出防守之盾。如此务实、功利的打法,助法国队一路捧杯。
双王4个2却拆开打,法国足球只为胜利服务
世界杯决赛,法国队4-2取胜,看上去这是一场疯狂的对攻战,博格巴、姆巴佩、格里兹曼3大当家球星进球,高卢雄鸡打出勇敢和霸气。不过,别被比分骗了。法国队还是异常坚定的踢着防守反击足球:
法国队全场7次射门6次射正,克罗地亚是14次射门4次射正;法国队总共只有285次传球,克罗地亚是529次传球;控球率对比,法国占34%,克罗地亚66%;直塞球对比,法国为0,克罗地亚为4。
作为中锋的吉鲁,本届世界杯0射正,在前场的角色就是搅和、第一道防线;决赛对阵克罗地亚,法国队上半场2-1领先,但仅有1次射正(格里兹曼的点球,存在很大的争议);领先之后,法国扎好防守篱笆,让出控球权,乌姆蒂蒂和瓦拉内负责切断克罗地亚的进攻,博格巴、格里兹曼不知疲倦的奔跑,前场用速度奇快的姆巴佩打反击。
20年前,法国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夺得世界杯冠军,决赛更是3-0完胜头号热门、罗纳尔多坐镇的巴西,齐达内头球梅开二度,佩蒂特攻入1球,成就法国足球史上最高荣誉。能在世界杯决赛净胜3球,这并不多见:世界杯历史上的20次冠亚军争夺战,仅有3场出现3球(或以上)的分差。1958年世界杯巴西5-2击败瑞典,1970年世界杯巴西4-1大胜意大利,1998年世界杯法国3-0击败巴西。
诚然,20年前的法国,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攻势足球,图拉姆、德塞利、布兰克(决赛是勒伯夫首发)、利扎拉祖这4人,组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后防线,在大后方稳固的背景下,法国队有资本、有胆量与对手拉开架势打进攻。这也充分论证一个观点:攻势足球与功利足球,与球员配置没有绝对的关系,关键在于主教练的选择。
1998年的法国,与2018年的法国,是非常有趣的对比。20年前的高卢雄鸡,主帅雅凯手中的前锋吉瓦什、杜加里,完全不是世界冠军的配置,但中后场的稳定,整体的攻守均衡,就算前锋不进球也没关系;20年后德尚的法国,握有姆巴佩、格里兹曼、登贝莱等一波天才攻击手,却将理论上的442演绎成532,甚至是541,尽显功利色彩。
不得不感叹,法国队整体踢得太稳了,从世界杯第1场到决赛,没有哪怕1分钟的冲动。唯一算得上意外的,是小组赛2-1胜澳大利亚时乌姆蒂蒂的手球。小组赛1-0领先秘鲁之后立刻稳守,坎特一个人疯抢;淘汰乌拉圭、比利时,法国队在领先之后立刻摆起大巴,专注打反击。
当然,法国球迷乐意接受这样的踢法。出征世界杯前的“壮行会”上,法国总统马克龙探访训练基地,指出:“只有胜利的比赛才是成功的。”主帅德尚极为认同总统的观点:“踢比赛的目的就是获胜,而不只是参与。”
这就是现实:没有风格,是法国足球最大的风格。不追求西班牙、德国式的传统,没有南美足球的狂野不羁,一切都是为了胜利服务。总身价超过10亿欧元,手握双王、4个2的法国,照样拆开打,稳定得让对手找不到任何机会。
向理想致敬,向现实低头,再也回不到美丽的1998
法国、克罗地亚是世界杯赢家,这不得不让人想起1998年夏天的法兰西。20年前,法国队历史性夺得世界杯冠军;克罗地亚上演黑马奇迹,一举杀进4强;20年前的世界杯,是80后球迷最美好的记忆,不仅仅是因为有贝克汉姆、罗纳尔多、欧文、苏克、巴蒂、齐达内、博格坎普等球星,还有赏心悦目的足球,充满创意的思想。
1998年世界杯,荷兰队是最令人难忘的球队,“冰王子”博格坎普在1/4决赛对阵阿根廷一役中,用完美的停球+过人+弹射,献上世界杯历史上难以复制的艺术杰作。克鲁伊维特、博格坎普、弗兰克-德波尔、奥维马斯、西多夫、科库、斯塔姆、范德萨……1998年世界杯的荷兰,给80后球迷留下无数难忘的镜头:博格坎普神级停球、扣球、劲射绝杀阿根廷,踢中卫的弗兰克-德波尔像中场大师一样的组织、调度,克鲁伊维特腾空而起的高空轰炸,5-0横扫韩国时酣畅淋漓的攻势足球;荷兰人踢的是262全攻全守阵型,代表着攻势足球的最高境界。
对克罗地亚这个新生的国家而言,1998年世界杯犹如一部宣传片,克罗地亚向世界展示了她的魅力与激情。达沃-苏克、博班、贾尔尼、普罗辛内茨基、阿萨诺维奇、比利奇等球星,有着巴尔干民族无比强大的运动基因,身材修长,兼具灵活和速度、爆发力,头脑聪明,乐于团结合作。1/4决赛3-0横扫老迈的德国战车,三四名决赛2-1战胜荷兰,“左脚能拉小提琴”的苏克拿到金靴,速度奇快无比的贾尔尼如旋风般奔跑,这个400万人口小国,配得上“史上最强黑马”的评价。
并非传统豪强的尼日利亚,也在1998年世界杯令全世界惊艳。奥科查是足坛大名鼎鼎的盘带高手,奥利塞赫是强悍的中场绞肉机,巴班吉达和伊克佩巴的速度如闪电,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汇集在一起,野兽足球也迎来了最巅峰的时刻。3-2爆冷战胜西班牙,1-0小胜斯托伊奇科夫领衔的保加利亚,尼日利亚虽然远远称不上优秀,可他们骨子里崇尚自由奔放,在进攻中自由挥洒,展现天赋,也赢得全世界球迷的掌声。
1998年的世界杯,踢到淘汰赛也有旷世经典。1/8决赛英格兰VS阿根廷,这是一场充满一切经典元素的强强对话,多少懵懂少年,正是因为这场比赛而爱上足球!英阿的国家恩怨,欧文制造的争议点球,欧文的奔袭闯关、横空出世,西蒙尼的狡诈,贝克汉姆的“罪人留千古恨”,巴蒂和萨内蒂的绝妙任意球配合,紧张到窒息的点球大战,你所能想到的经典元素,全都有,120分钟+点球大,全程无“尿点”。
当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说“俄罗斯世界杯是史上最佳”时,想必很多球迷都要点“举报”了。2018年世界杯大多数球队的战术打法偏保守,观赏性有所欠缺,诞生的名局更是少之又少。
进入4强的英格兰,7场比赛下来,被比利时双杀,半决赛输给克罗地亚,唯一称得上亮点的战术,是主帅索斯盖特在角球进攻中的巧妙部署——五到六名高个子,垂直于球门线站立,当角球罚出时,这些大个子分别向前点、后点分散,让对手防不胜防。除此之外,英格兰在进攻中乏善可陈。头号射手哈里-凯恩打进6球,但3个是点球,1个运气折射。英格兰VS克罗地亚的半决赛,哈里-凯恩近距离的射门被门将苏巴西奇用脚底板挡出,错失绝佳机会。这样的“超巨”,显然是无法让人满意的。
8强之一的瑞典,同样是毫无激情可言。1/8决赛瑞士VS瑞典,没有巨星球员,也没有华丽的进攻,沉闷至极的场面下,甚至有球迷在比赛过程中睡着了。央视解说贺炜调侃:“开个玩笑,这比赛在现场解说都快睡着了,相信在家里坐在沙发上看球的球迷,很多都睡着了……”
世界杯之前的夺冠热门西班牙,更是将催眠足球发挥到极致。1/8决赛西班牙VS俄罗斯,120分钟内,西班牙总共1114次传球,成功传球1006次,成功率高达90%,占据79%的控球权;然而结果呢?西班牙踢的是催眠足球、无聊足球,消磨时间的传球,球权在脚下,却只是防守足球的另一种呈现。西班牙出局,伪传控足球在本届世界杯死得彻彻底底。德国也是同理,空有控球,却毫无威胁。
本届世界杯淘汰赛阶段,能称得上“名局”的比赛,恐怕只有比利时3-2逆转日本一役。日本足球将战术纪律、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:上半场稳住局面,下半场突然发起进攻,打得欧洲豪强措手不及;绝境之中的比利时疯狂反扑,用最简单粗暴的头球猛砸,连扳两球追平比分。最后1分钟,日本队获得角球,孤注一掷的本田圭佑选择起高球传中,被比利时打出快速反击,天堂和地狱,就在一念之间。
苟且可生,对攻则死
谁都想赢球又赢口碑。可绝大多数时候,做不到两全其美。在世界杯这样四年一遇的舞台上,很多教练宁可猥琐的赢球,也不愿光荣的出局。
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巴西VS德国,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。斯科拉里的巴西,少了内马尔和蒂亚戈-席尔瓦这一前一后两大支柱,整体实力下降不少。在主场球迷和舆论的压力下,巴西必须踢得漂亮、华丽,然而事与愿违,巴西拉开架势与历史上最强大的德国队打对攻,正中德国队下怀。在体能、速度、整体实力弱于对手的前提下,豁出去打对攻无异于自杀。
结果,一场1-7,给巴西足球留下无尽伤痛和阴影。但凡谈到足球惨案,都会拿这场1-7作为案例。冲昏头脑的对攻,换来最屈辱的历史时刻之一。
近些年的世界杯冠军球队,战术成熟,但绝不会选择主动出击。2006年世界杯冠军意大利,一共只丢了两个球,一个自摆乌龙,一个是齐达内的点球。巅峰的布冯、卡纳瓦罗、赞布罗塔、加图索、马特拉齐,还有奇兵格罗索,防守如同钢筋混凝土。1-0惊险淘汰澳大利亚,3-0完胜乌克兰,加时赛两个进球2-0淘汰德国,点球大战击败法国,一路登顶王座。2006年金球奖得主卡纳瓦罗,第2名布冯,正是意式防守足球成功的代言人。
2010年世界杯的西班牙,开创“以控代守”流派的足球,控球率占据压倒性优势,但这是另一种防守方式。淘汰赛4场比赛,西班牙用4个1-0,击败葡萄牙、巴拉圭、德国和荷兰。这种胜利模式,与2004年欧洲杯的希腊神话殊途同归。那年欧洲杯希腊淘汰赛1-0战胜法国,1-0击败捷克,1-0险胜葡萄牙,依旧是凭借稳健防守夺冠。希腊那种堵抢眼式的铜墙铁壁防守,西班牙的以控代守,总而言之达到稳固防守的目的。
纵是漫天嘘, 也要默契到底
这届世界杯,出现了默契球现象,这又让中立球迷,尤其是现场观众深恶痛疾。
法国VS丹麦的小组赛,比赛最后半小时,完全进入垃圾时间。丹麦队在后场控球,法国队并不上抢,任由对手慢悠悠的传球。球迷的嘘声极为响亮。转播镜头给到看台上的观众,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。球迷不断吐槽:这是本届世界杯最无聊的一场比赛,不仅仅是0-0的比分,还有双方球员的比赛态度和策略。
日本VS波兰的小组赛最后10分钟,也是默契球。日本队赌一把,即便0-1输给波兰,只要哥伦比亚保持1-0塞内加尔的优势,他们将和哥伦比亚携手晋级世界杯16强。于是在最后10分钟,0-1落后的日本在后场散步,倒脚,再倒脚,连训练的强度都没有,波兰队心照不宣,也不上抢。现场的球迷忍无可忍,爆发出响亮的嘘声。
比利时VS英格兰的小组赛,两大豪强更是谦让,第2名可以进入实力相对较弱的下半区,小组头名就得去上半区与法国等豪强厮杀。对决之前,比利时和英格兰均是2胜1平积7分,小组赛总净胜球为6,一旦比利时和英格兰打成平局,并且比利时的黄牌数量,恰好比英格兰少1张,那么两队就得用抽签决定小组第1名。
比利时开场前33分钟连得两张黄牌,占据小组第2名的“有利位置”,然而,“不懂事”的贾努扎伊来了一脚世界波,比利时1-0拿下英格兰。不过,比利时主帅马丁内斯似乎并不开心,直摆左手,表情略显怪异。比利时获得小组头名,英格兰如愿获得第2名进入下半区。接下来的4场淘汰赛,打进世界波的贾努扎伊,再也没有获得出场机会,哪怕是鸡肋的三四名决赛,主帅都没有派上贾努扎伊……
默契球也好,打小算盘也罢,最终的目的,都是希望球队走得更远。哪怕是顶着漫天嘘声,哪怕是遭致口诛笔伐,也在所不惜。因为到最后,外界评判的标准,不是某一瞬间的精彩,而是最终的排名。
结语
没有人喜欢功利足球,但法国人义无反顾的选择走这条路,毕竟过去的教训太深刻。两年前的欧洲杯,法国队杀入决赛,面对葡萄牙的全民防守,高卢雄鸡倾巢而出,结果被埃德尔一脚神仙球击败,0-1失利,无缘冠军。所以,德尚会坚决防反的战术理念,哪怕被对手讽刺为“反足球”。
成者王侯败者寇,法国的球衣胸口上,绣的是金灿灿的两颗星,这是历史荣耀,谁也不会计较过程,只是尽情享受冠军的快乐。功利足球又如何?正如法国总统在世界杯之前的讲话:只有胜利的比赛才是成功的。
然而对球迷来说,再也回不到1998年世界杯那个百家争鸣、万花齐放的年代了。